电话
058-16114438
前言机械板块投资时机分为五大主线:国产替代:底层逻辑分两类,一类是供应链宁静,代表性板块有半导体设备、焦点零部件;另一类是制造业比力优势, 代表性板块有板式家具、缝纫设备。机械替人:底层逻辑是人工红利加速消失叠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代表性板块有工程机械(挖机、叉车、AWP等)、工业机 器人、机床等。消费升级:底层逻辑是让人们的生活更优美,代表性板块有电动两轮车、电动升降桌、照顾护士床、服务机械人。新能源革命:底层逻辑是绿色经济,能源替代,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代表板块有光伏设备、锂电设备。
制造业服务化:底层逻辑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品牌输出,代表板块是检测服务设备。一、机械行业投资主逻辑:时代配景孕育行业时机1.1 机械行业“大而杂”,处于工业链中游,下游众多机械企业多为设备制造商,为下游客户提供设备供应,承接了从原质料生产,到终端消费者、企业、政府、军队的生产制造装备的供应事情。从行业分类来看,一级大类行业有六个,二级子行业有27个,出现“大而杂”的局势。一般逻辑是:下游行业的需求回升→资本开支加大→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下游行业众多决议了机械设备行业投资时机多且疏散,需要根据底层逻辑,精选赛道和个股。
1.2 时代配景孕育行业时机我们复盘了机械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对比图,在已往几轮大的时代配景下,机械行业差别阶段有差别的投资时机,整体投资时机由单一到多样化,尤其是2018年以来,出现“多点着花”局势。1.3 未来的投资时机在那里?➢ 从短期看(1~2年):疫情使市场需求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庞大变化,促使制造业发生出新生态、新模式,对海内制造业的影响挑战与机缘并存。① 挑战: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少,招工难现象;全球供应链关系受到打击,焦点零部件仍受制于人② 机缘:疫情加速行业低端产能出清,格式优化,强者恒强;制造业升级,机械替人加速;全球供应链终端,给国产设备加速替代迎来名贵窗口期。
➢ 从中期看(3~5年): 经济增速换挡,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生长,传统制造与新兴发展共舞。GDP降速,制造业板块更强调高质量结构性生长,传统->高科技,投资驱动->消费升级驱动,中美商业摩擦->内循环、能源更换(传统能源->新能源)。在此配景下,催生了国产替代、机械换人、消费升级、新能源、制造业品牌全球化输出的时机。
➢ 从恒久看(8~10年):未来十年,人口红利加速消失叠加劳动力成本连续高增长配景下,机械替人趋势越发现显。同时,随着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未来制造业将由“做大” 到“做强” ,转型升级,迎来“黄金十年”。
1.3.1 短期:后疫情时代,制造业机缘与挑战并存疫情使市场需求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庞大变化,促使制造业发生出新生态、新模式,对海内制造业的影响挑战与机缘并存。1.3.2 中期:经济增速换挡,高速生长转向高质量生长GDP降速,制造业更强调高质量结构性生长,传统->高科技,投资->消费,中美商业摩擦->内循环、能源更换(传统能源->新能源)。
催生了国产替代、机械换人、消费升级、制造业品牌全球化输出的时机。1.3.3 恒久:未来十年,人口红利消失叠加劳动力成本上行配景下,机械替人趋势会加速1960-1969年年均新出生人口:2478万人;2000-2010年年均新出生人口:1629万人,有年均1000万人的缺口,而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人口变少,机械替人只会越来越显着。在此配景下,机械替人属性的生产工具销量仍有连续创新高的趋势,好比挖机、叉车、工业机械人等。1.4 投资计谋:大浪淘沙 聚焦龙头我国经济体量庞大,机械众多子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在此配景下,龙头企业凭借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研发创新等,不停铸就更高护城河,投资越发偏向头部化,我们梳理了2020年Q3主动股票型基金机械板块持仓,前三家公司划分是三一重工、汇川技术、北方华创,后续我们将以这三个子行业为例,来举行详细论述。
二、机械换人&更新需求&全球化1. 销量超预期的原因:不管是挖机、起重机、还是叉车,进入Q3传统淡季,都出现出“淡季不淡”的局势,销量增速连续超预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出口和更新需求均体现较一般,销量超预期背后的焦点驱动力是由牢固资产投资动员的新增需求以及行业自身内生性增长(供应催化的需求)2. 需求未来展望:从短期(销量、开工率)、中期(机械替人+更新需求宁静垫)、恒久(城镇化建设+出口)三个维度看,我们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仍将连续,2021年挖机行业仍有望实现正增长,未来在高基数配景下,行业有可能会泛起下滑,但颠簸幅度有限,整体会保持平稳状态。销量颠簸变小,反映在上市公司业绩上,业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提高,这也是市场愿意给龙头高估值的原因,近期以三一、恒立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市值不停创新高,也是直接的反映。
3. 存量市场,抱紧龙头。工程机械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存量市场博弈中,龙头企业将依靠产物自己优势(性能、服务等)+供应链优势(规模效应,更低成本,议价能力强)+资金优势(有资本投资研发),不停抢占市占率,且依靠创新驱动,建设更深的品牌护城河,经由价钱战洗牌后,行业格式越发优化,强者恒强,剩者为王。三、外洋供应链受阻迎本土化机缘3.1 工业自动化苏醒背后逻辑梳理及连续性分析1、制造业设备投资具有较强的周期属性,工业自动化周期则是制造业设备投资周期与自身工业发展性的叠加,差别设备出现了差异化的周期发展性。
参考日对华机床出口数据,海内制造业设备投资周期在3-4年左右,每一轮景气度高点区间对应的年份都是宏观经济较好的时间区间,设备投资属于制造业牢固资产投资的一环,而GDP增速领先于牢固资产投资。对比工业机械人与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景气度向上时工业机械人增长弹性远超金属切削机床,逻辑在于“机械换人”。2、海内制造业投资处于显著的周期上行阶段,高新技术工业领跑工业增加值。
10月制造业PMI指数51.4,制造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区间,工业企业利润处于高景气去见工业机械人产量同比增长38.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29%,增速继续向上。制造业1-9月累计同比增长-2.8%,而高技术工业和战略性新兴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长同期到达3.1%。3、外洋疫情催生制造业回流,3C+新能源+机械人是今年工业自动化主要驱动力。外洋疫情发作挤压供应链至海内,催生制造业回流,带来二次补库存需求,拉动了内资制造业资本开支。
同时以半导体、光伏、锂电、3C等新经济领域带来了高端产物-机械人、伺服、PLC的高速增长。4、中美商业摩擦与疫情加速入口替代,关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
疫情配景下,外资品牌交付能力较弱,而内资品牌具备本土供应链优势,交付能力领先外资。同时中美商业摩擦配景下,焦点供应链环节加速入口替代。
3.2 制造业投资苏醒背后逻辑梳理及连续性分析➢ 制造业设备投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大,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制造业设备投资具有较强的周期属性,和宏观经济精密关联。每一轮同比增速的高点区间对应的年份都是宏观经济较好的时间区间,自2006年以来划分为2007、2010、2014、2017。
设备投资属于制造业牢固资产投资的一环,将GDP增速与制造业牢固资产投资完成额对比发现,GDP增速领先于牢固资产投资。◆ 海内制造业投资处于上行周期,通用设备出现差异化的周期发展性➢ 海内制造业投资周期一般在3-4年左右。以机床为例,2014年至2018年景气度高点3.5年,后受商业摩擦影响,追随宏观经济下行,直到2018年底筑底。随着商业摩擦缓和以及信贷宽松,2019年Q4降幅显著收窄。
受疫情影响2020年Q1增速再次向下,疫情缓解后,5月份开始日对华机床出口再度回升。➢ 工业自动化周期是通用设备周期与自身产物阿尔法、工业周期的叠加,因此差别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出现了差异性的周期发展。
对比工业机械人与金属切削机床,景气度向上时候工业机械人弹性远高于金属切削机床,逻辑在于“机械换人”。3.3 装备制造业跟踪体系◆ 宏观:经济连续苏醒,工业企业利润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投资边际改善➢ PMI向上,海内经济继续修复。10月 PMI 为 51.4%,较上个月微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区间,其中生产指数略有回落,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
➢ 工业企业利润进入上升通道,上市企业盈利连续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矜持续增长,2020 年 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比增长10.1%,增速较8月回落9.0个百分点,仍然保持在高速增长区间。◆ 中观:工业机械人与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数据,显示制造业设备投资苏醒➢ 机械人与机床作为工业母机,产量增速颠簸反映了制造业企业资本开支的意愿,2020年3月开始工业机械人与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连续回升。受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的影响,工业机械人产量自2018年9月进入下滑通道,2019 年 12 月,中国工业机械人产量 2万台,同比增长 15.3%,连续 3 个 月增速为正且连续提升。
可是受疫情影响,2020 年 1-2 月工业机械人产量同比下滑,疫情缓解后,工业机械人产量增速 连续回升,10 月工业机械人产量增速进 一步提高到 50.6%。2020年10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回升至20.6%,增速较8月提升8.8个百分点。
◆ 微观:日本对华出口数据显示自动化需求回暖➢ 日本对华机床出口2020年9月同比增长89.9%,较8月上升49.1个百分点,2020Q2日本对华工业机械人出口同比回正41.48%3.4 工控自动化需求由投资向消费驱动转变,高新技术工业领跑工业需求➢ 工业增加值受疫情影响颠簸较大,高新技术工业连续领跑工业行业。制造业1-9月累计同比增长-2.8%,而高技术工业和战略性新兴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长同期到达3.1%。➢ 2016年开始OEM市场首次凌驾项目型市场,标志着工控自动化驱动因素逐步从投资性属性转向消费型驱动。项目型市场和OEM市场需求端和产物结构差异较大,项目型市场泉源于大型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偏向于投资驱动,终端市场以重工业、基建等内需为主,OEM市场以纺织、机床、机械人、3C、半导体等市场化需求拉动,终端消费导向性强,受内需与出口双重影响。
◆ 2020年新兴工业景气度远高于传统制造业➢ 凭据MIR 睿工业统计,新兴行业中3C和工业机械人同比转正,主要因华为、苹果等厂商5G手机销量火爆,连续提升3C行业设备替换需求;疫情带来的复工难促使更多企业加速自动化升级革新、推进机械换人。➢ 传统行业中工程机械增速将是最高,为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加速,1-9月份中国已销售挖掘机23.65万台,同比增长32%,凌驾去年全年水平;机床行业因口罩机相关的机加工机床、3C电子相关的激光加工机、用于基站细密零部件生产加工的机床需求较好,2020年将同比转正。
2020年部门传统行业受益于疫情,市场增速也将同比转正,例如制药机械、与卫生纸、消毒纸巾相关的纸巾机械、防疫用品相关的包装机械等。四、半导体设备——因供应链宁静加速国产替代4.1 半导体设备板块投资底层逻辑半导体设备投资的焦点逻辑在于供应链自主可控带来的国产替代:1、国产替代的基础:摩尔定律生长放缓,5G+AIOT场景下非尖端制程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迎来窗口期。2、国产替代的空间:SEMI预测2021年中国大陆地域半导体设备市场超千亿人民币,本土自主晶圆厂半导体设备平均国产化率尚不足15%,且以非关键(Non-Critical)工艺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庞大。3、国产替代的意义:半导体设备的产值虽不能说极高,但却具有极大的附加值和工业生态支撑作用,其自主可控关乎整个电子信息工业生态宁静。
全球商业摩擦不确定性因素仍为消除,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4、国产替代的契机:①疫情催化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动员诸如辅助驱动、电源、人机接口、射频等芯片出货量,半导体市场需求出现“破碎化”趋势。
②中国大陆承接半导体制造产能转移重心,海内自主晶圆厂开启扩产潮。SEMI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668亿美金创历史之最,中国大陆取代韩国成为最大设备市场,利好国产设备。③新国际形势下,国家出台强政策支持半导体工业生长,全工业链自主可控成为全社会共识。
④中美商业摩擦以来海内半导体工业链不确定性增加,海内晶圆厂出于供应链宁静角度思量,对海内设备供应商的认证意愿相比已往已大大增强。4.2 国产替代的基础——摩尔定律生长放缓,5G+AIOT场景下非尖端制程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半导体工业的焦点在于制造,制造的焦点是工艺,工艺的焦点是设备和质料。
半导体设备与质料与工艺的生长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凭据半导体行业内“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物”的履历,一代半导体设备是一代工艺生长的前提。
另一方面,摩尔定律逐渐迫近物理和经济极限,工艺的生长具有放缓趋势,为海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追赶国际大厂赢得名贵的“窗口期”。从“特征尺寸”来说,由于先进工艺节点的建厂成本呈指数级增长,当前全球也仅有中国台湾地域台积电、韩国三星等个体玩家可以继续投资7nm以下工艺的研发和生产线建设。从“晶圆尺寸”来说,自2001年泛起12英寸硅片以来,由于用度投入过大问题,何时向18英寸生长仍是未知之数。而与此相对应的是,AIOT场景驱动下,诸如辅助驱动、电源、人机接口、射频等芯片,其需求出现出一种“品多量小”的形态,单一子品类的出货量常不足1KK,且无需使用最尖端的制程工艺,使用12吋线生产性价比一般,8吋线重新焕发生机。
在这样的情形下,为国产设备验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提供了名贵的练兵时机。4.3 国产替代的空间——本土产线平均国产化率尚不足15%,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庞大4.4 国产替代的意义—全球商业摩擦仍未消除,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工业国产替代的“深水区”在整个电子信息工业中,半导体设备的产值虽不能说极高,但却具有极大的附加值和工业生态支撑作用,其自主可控关乎整个电子信息工业生态宁静。1996年7月12日,以蓬勃国家为首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议》,协议主要限制中国等国家获取高科技技术的途径,半导体设备则是恒久备受关注的管制品种,对华出口往往落伍一至两个代际。
海内的IC生产线主要接纳的仍是入口设备,被“卡脖子”十分危险,推进海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已刻不容缓。4.5 国产替代的催化剂:① 5G、AIOT驱动半导体终端市场开启新一轮发展4.5 国产替代的催化剂:②中国大陆承接半导体制造产能重心,海内晶圆厂开启扩产潮➢ SEMI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020将达608亿美元,yoy+5.5%,2021年将到达668亿美元的新高。
➢ 中国设备市场的全球占比连续提升,2021年有望到达世界之首,取代韩国成为最大设备市场。➢ 2019年Q2起大陆自主晶圆厂进入投产岑岭期,未来三年半导体设备需求迎来发作式增长。凭据2017年至今大陆自主晶圆厂开工以及投产情况统计,测算未来19-22年半导体设备累计总投资在700亿美元左右,同比2018年120亿美元有很大增长空间,晶圆厂自己扩产有降本的采购需求,有利于国产化率的提,2018年国产化率不到15%,提升空间庞大。4.5 国产替代的催化剂——③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生长4.5 国产替代的催化剂——④出于供应链宁静角度思量,海内晶圆厂对国产设备的认证意愿大大增强现代先进的IC制程约莫400-500道,一种设备仅卖力其中一道或几道。
评估新设备除了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还需要花费大量验证时间(甚至牺牲部门产能)与其他息息相关的制程步骤其它设备商的产物举行“一致性”整合,同时一台新设备一旦泛起问题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无法运作,报废的产物价值可能远凌驾新设备能提供的经济价值。因此除非原供应厂商产物泛起重大技术缺陷或新设备具备突破性希望,险些没有晶圆厂商愿意花大量人力、时间并负担新设备上线风险去评估新的设备。不外对海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而言,中美商业摩擦以来海内半导体工业链不确定性增加,海内晶圆厂出于供应链宁静角度思量,对海内设备供应商的认证意愿相比已往已大大增强。
……陈诉节选:(陈诉看法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陈诉泉源:华安证券研究所)如需完整陈诉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本文来源:yobo体育app官网入口-www.yadu123.com